天气预报:
走进南科院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试验基地
 
首页>院内要闻
我院科研团队有力支撑雄安新区防汛抗洪
日期:2025年08月12日 18:11:12点击数:字号:【

2025年7月下旬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大清河北支河道行洪压力陡增,南支多座水库超汛限运行。在此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第一时间抽调19名技术骨干组成抗洪一线工作组,于7月31日至8月10日现场驰援,并安排7名技术骨干负责后台洪水预报与系统调试。工作组分别来自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勘测设计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大数据和智慧水利研究中心等,依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并承建的“雄安新区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工程(一期)”,通过实时监测、精准预报、科学调度,为雄安新区最终实现安全度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汛情初起,强降雨导致北支洪水位迅速上涨,系统实时捕捉到重点河道水情变化,滚动预报了南拒马河洪水峰现时间与洪峰流量,支撑了南拒马河调蓄空间实时计算、新盖房枢纽泄洪形势研判及其削峰控泄调度方案,显著削减了新盖房枢纽以上断面洪峰流量,延长了峰现时间。在汛情焦点转向南支后,王快水库泄洪叠加了白洋淀水位动态变化的复杂情势,系统精准预报了潴龙河入境洪水的洪峰流量、峰现时间和最高洪水位,结合系统预演功能,给出了潴龙河安全行洪的水位与流量预警值,这一关键预报成果为防汛指挥部果断采取“坚定防守”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为现场抢险的物资、设备与人员准备预留了足够时间。在雄安新区有关领导的指导与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力保障了潴龙河洪峰顺利过境,确保沿线村庄安然无恙,并直接避免了两岸农田的淹没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在抗洪一线,工作组充分利用新建的水位、流速、视频监测站及无人机等感知设施,开展全天候、立体化监测,操作测流无人船进行流量补测,并对河道堤防进行险情排查,精准制定并落实除险加固方案。8月7日,一架执行测流任务的无人船在湍急水流中发现一名不慎落水的村民,工作组立即组织现场救援,利用无人船投送救生衣,并利用救生衣的浮力与无人船的动力将其安全运送至岸边,展现了科技抢险的“效率”与“温度”。

在防汛抗洪进程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日夜坚守,线上线下提供精准支撑、后方人员积极提供保障,团队齐心协力,在雄安新区领导的统筹指挥下,为雄安防洪安全做出积极贡献。雄安新区与安新县有关领导对技术团队作出的突出贡献与智慧水务系统发挥的关键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相关文章  
·水利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滚动部署“八上”防汛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交通运输部召开2025年半年工作会 刘伟出席并讲话
·李国英调研潮白河、泃河流域防汛工作
·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持续调度部署重点地区防汛防台风工作
·水利部会商部署海河流域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最新文章  
总访问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